学生天地GRADE |
||||
|
名师风采 |
![]() |
|
校园之星 |
![]() |
|
尊敬的校领导,尊敬的班主任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交流的机会。对于我来说,与其说是交流,其实更多的是学习。我要真心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事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每一次遇到困难,总是有贵人相助,我一直心怀感激。
全国模范班主任任小艾曾说过:“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
今年9月,全校各学科、各班级进一步推进了“三导制”(即导生制、导师制和导学制)校本教学模式。顺应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潮流,响应学校“三导制”的要求,我投入了大量心思,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针对于高一起始学期管理班级的制度方案。
1.“导生制”小组的建设机制
?组建方法
班主任根据中考成绩及高一新生军训期间掌握情况,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8-9人。班级导生制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6小组成绩大致均衡,男女生数量尽可能均衡,便于开展“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和集体活动。
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一个小组的“领军人物”。选择组长是“导生制”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组长应做到:态度积极、热心奉献;综合实力强,学习习惯好;性格开朗,善于团结同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坦诚正直,集体荣誉感强。
简要介绍组建小组的步骤:
A.本班49人,8人一组(其中第6小组有9人),小组内部4名成绩较好学生,帮助4名后进生。科学划分,成绩均衡,便于各小组实力相当,公平竞争。
B.合理搭配,组员需在智力水平、思维方式、学习习惯、性格特长等方面充分互补,达到强弱结合,动静相宜,实现互补和促进。
C.班级内部,按横向8人,纵向6人排布座位,6个小组按横向4人、纵向2人的布局在教室中分为6个长方形板块。男生与男生同桌,女生与女生同桌,组内可换同桌。班主任在分配同桌时尽量将成绩相当的学生放在一起,避免学生之间的成绩尴尬和不融洽。
D.每个小组都可以设计自己的小组名称、学习口号、队歌、小组照相造型等。
E.班主任将班级花名册制定成小组集合模式,班级
附:“导生制”座次表
毕怀锦 |
||||||||
杨振誉 |
王宇飞 |
陈涵菲 |
汪著玥 |
丁雨桐 |
孙文仪 |
姜欣成 |
唐韬 | |
|
华婧扬 |
张琪骥 |
6 王汉都 |
3 郭珈希 |
秦雨薇 |
杨珂 |
胡浩 | |
刘挺譞 |
周桑榆 |
金玥贝 |
袁逸凌 |
邓志昊 |
金煜辉 |
吴玥皓 |
龙韵依 | |
林陈汭 |
臧伟烨 |
杨紫晶 |
5 朱珠 |
2 张一帆 |
覃应全 |
陈文轩 |
王瑞卿 | |
冯浩宸 |
邹逸豪 |
龚嘉辉 |
刘晨 |
余翰男 |
石泽远 |
胡思琪 |
田恬 | |
詹杏 |
赵文绮 |
王睿琦 |
4 陈一鸣 |
1 曾佳琪 |
谭心玥 |
傅峙森 |
董文杰 | |
讲 台 |
*注:有加粗字体标记的为“导生制”小组长。
附:“导生制”小组文化展示
小组名称 |
小组口号 |
队歌 | |
第一小组 |
A-gain |
文者称雄,武者称霸。 唯我一组,雄霸天下。 |
<Rolling the deep> |
第二小组 |
逆袭组 |
二组二组,我是二组。 再说一遍,我是二组。 |
《蜗牛》 |
第三小组 |
沉默组 |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
《友谊地久天长》 |
第四小组 |
进击组 |
Everyday I see my dream. |
<Yes> |
第五小组 |
还珠组 |
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第五组吗? |
《当》 |
第六小组 |
裘败组 |
日出东方,唯吾不败。 |
《奇迹再现》 |
?组员分工
每个小组的学习和活动任务由组长分工,组员需统一思想,服从组长安排。在组内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A.清洁卫生:6个小组按1-6顺序轮流值周,承担一周的清洁任务,组长安排组员2人扫地,2人拖地,2人擦黑板、整理讲台,2人擦窗子和前后门。
B.收发作业:组长的同桌为组长助理,每天早上,每人收3科作业。1-3组作业交给男生课代表,4-6组交给女生课代表。
C.班会:6个小组按6-1顺序轮流承担,组长按照年级要求准备班会,或向班主任报活动策划,全权负责班会事宜。组内需安排好主持人、灯光师、PPT制作人、资料整理员等。若召开如“一站到底”等类型班会,则本小组所有成员担任裁判,不参加比赛。
D.研究性学习:高中阶段,各科均有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例如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姓氏文化溯源”的探究学习活动,小组长及该小组学生“导师”需要统筹安排,激发组员兴趣,分配组员的研究任务,号召全组上下齐心协力,出色地完成任务。
?组员调整
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中考成绩掺杂了各种因素,不一定会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能清晰明确地展示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所以这一制度在开学一个月以后,尤其是月考或者期中考试以后,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学生在合作能力上形成思维定式,或者同桌成绩差异较大不适合坐在一起,也从而避免了小组之间的不平衡,促使小组良性发展。
调整之前,班主任需要召开小组长会议,掌握各个学生的详细情况,了解小组内部存在的问题,继而征求全班同学的志愿,在民主的基础上做成员调整。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不拆散“志同道合”的同桌,不影响班级、原小组的凝聚力和团结氛围,是二次调整的工作重心。
2.“导生制”与“导师制”双管齐下
?组建方法:
“导师制”的实施建立在“导生制”的基础之上,“导生制”小组是班级的常规小组,而“导师制”小组则是班级的学习小组,它和“导生制”纵横交错,双管齐下。每一个“导生制”小组中都有负责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生老师”,每一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专有身份”,是该学科的“特长生”。
A.遵循自愿原则,小组8人根据学科长处,自主填报“导生”志愿,由科任老师双向选择,确定“导生”身份。一个小组中,一个学科可以出现两人担任“导生”的情况。
B.同一学科的学生“导师”组成了一个新的小组,即学科“导师制”小组,课代表担任“导师组”组长,科任老师担任导师,定期与该小组成员交流谈心,对点帮扶。
C.各学生“导师”需要负责本小组的单科学习。及时沟通师生,解答组员疑问;牵头组织小组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检查组员课堂笔记及作业完成情况;早自习批改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听写内容。
D.学生“导师”在安排本组研究性学习活动时,可将组员分为ABCD四组,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坚持“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导师”可以安排组内“兵教兵”,例如:可以让A
附:“导师制”名单
语文 10人 |
数学 9人 |
英语9人 |
物理 8人 |
化学 6人 |
生物 7人 | |
指导老师 |
吴罕砚 |
湛凤高 |
孙杨 |
陈刚林 |
韩高义 |
朱婕 |
第一小组 |
胡思琪 余翰男 |
田恬 |
曾佳琪 |
石泽远 |
谭心玥 |
董文杰 傅峙森 |
第二小组 |
张一帆 |
王瑞卿 |
龙韵依 覃应全 |
陈文轩 |
邓志昊 |
金煜辉 |
第三小组 |
杨珂 |
丁雨桐 秦雨薇 |
孙文仪 郭珈希 |
姜欣成 |
胡浩 |
唐韬 |
第四小组 |
赵雯绮 冯浩宸 |
刘晨 詹杏 |
吴玥皓 |
陈一鸣 王睿琦 |
邹逸豪 |
龚嘉辉 |
第五小组 |
朱珠 杨紫晶 |
刘挺譞 |
周桑榆 |
臧伟烨 林陈汭 |
袁逸凌 |
金玥贝 |
第六小组 |
张琪骥 王汉都 |
汪著玥 |
华婧扬 王宇飞 |
杨振誉 |
毕怀锦 |
陈涵菲 |
注:有字体加粗标记的同学为“导师制”小组长。
3.“导生制” 小组量化考核管理评分细则
“导生制”小组走上正轨后,组员会天然地形成统一的思想,达成任务的共识,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忍让包容,和谐相处。班主任可以以班会为契机,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如“一站到底”“汉字听写大赛”“好声音”“趣味运动会”等,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团结氛围,增进组员之间的信任和默契,培养组长统筹大局的能力,锤炼组员相互协作的品质。为了让小组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也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在班规的制定中以量化考核为中心就显得至关重要。
量化考核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暴露缺点,就加以改正;展现优点,则鼓舞了他人。量化考核也增强了学生个人和团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在学习、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减少班主任及科
“导生制”小组量化考核管理评分细则由班主任草拟初稿,由全体班委表决同意,由全体同学参与监督执行。小组总分“周周有评比,月月有竞争”,学习委员汇总分数,评选周冠军和周垫底小组,月冠军和月垫底小组,每周小总结,每月大总结。月垫底小组赠送月冠军小组每人一份厚礼,月冠军小组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交流,发表“获奖感言”。各小组突出的加分个人将作为“校园之星”评选依据,突出的“扣分大户”将取消评优资格。
现将本班暂行的制度公开如下:
高一(8)班小组量化考核管理评分细则
1.成绩 (学习委员负责统计)
?平时测试:单科前10名加2分。
?各学科月考及期中、期末测试:计算小组各科成绩平均分,前2名小组每人分别加1分,总成绩平均分第1名小组每人加2分。(6科)
?单科前10名所在小组每人加2分。(9科)
④总成绩年级前300名加10分,年级前400名加8分,班级总分前3名依次加7分、6分、5分,4—10名加4分。总成绩进步最大的前三名加5分。
2.课堂及自习表现(各科科代表负责统计)
?明显违纪被老师批评者,一次扣2分。
?睡觉一次扣3分,坐姿不正扣1分。
?主动发言加1分。公开课双倍积分。
④早读表扬加1分。
3.作业及考试(各科课代表负责统计)
?抄作业者一次扣5分,作业未上交一次扣2分。
?平时考试作弊一次扣5分;年级大考作弊被处分扣10分,单科成绩记1分处理。
?作业被表扬加2分;被批评扣2分。
4.课间操及眼保操(体育委员负责统计)
?课间操请假一次扣1分(家长请病假除外),未请假不参加者一次扣3分。
?课间操过程中被学校点名批评的同学扣2分;眼保操不认真者一次扣1分。
5.迟到(班长负责统计)
7:10迟到一次扣2分;校门口迟到扣5分,扣满3次者,学期末不参加评优评先。
6.清洁(劳动委员负责统计)
各小组每周轮换,清洁检查扣1分小组扣6分,一周清洁检查扣分3次及以上重做一周。同时,若扣分为个人座位,该责任人扣3分。
7.校服(团支书负责统计)
未穿全套校服,扣1分;在学校检查中被记录者,一次扣3分。
8.头发 (团支书负责统计)
未按要求理发并在学校检查中被记录者,一次扣3分。
9.娱乐产品(班长负责统计)
?凡携带手机及MP3、MP4、Ipad 、游戏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教室,一经发现,小组扣10分,个人取消一切评优资格。
?凡携带漫画、奇幻、言情、武侠、明星等书籍、报刊、杂志进入教室,扣3分,传播散布扣5分。
10.文体活动(文体委员负责统计)
?代表班级参加演讲、征文、运动会等个人文体比赛活动一次加5分,参加乒乓球、心理剧表演等团体比赛一次加2分。
?在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9分,三等奖7分;团体比赛获奖个人加5分。
(所有量化考核请班干部及科代表公平公正、细心负责、沟通师生、促进学风、落实到位,将统计表汇总成小组总分后于每周五中午12:45以前上交学习委员。)
5.“导生制” 的实践反思
自新高一开学以来已有4个月,“导生制”在接受检验和逐步完善中向前推进。学生的积极性始终高涨,科
本班学生最大的特点即为——团结。这种精神体现在了各项文体活动中:“实验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一等奖,军训展板制作一等奖,运动会“精神文明班级”,运动会入场式“最佳表演班级”,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凤凰杯”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云翔杯”乒乓球比赛三等奖,武昌实验中学11月班级量化考核“流动红旗”,高一年级“双优班级”称号。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学生的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精神,离不开班干部身先士卒、摇旗呐喊的统筹安排,离不开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把每一天的量化考核表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才能有比较、有参照、有依据、有衡量地去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一个小组的收获与不足,一个班级的向前或倒退。
“错误是存在的,缺陷是难免的。”在“导师制”与量化管理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问题。组长的“磁场”有强有弱,在号召力和凝聚力上有所不同,直接导致小组之间的团结程度和向心力不同。部分学生受加分的“诱惑”,表现特别积极,也略显得有些浮躁不安。“导生制”小组量化管理的实施需要全班同学统一的体认感,班主任和班干部要做到日复一日,不畏繁琐,坚持到底,贯彻执行。放在胸中的是“理想的丰满”,摆在眼前有时是“现实的骨感”。“导生制”是吸取西方教育经验,迈出教育改革的一小步,这一步步是光明的,但也是艰难曲折的。
有时我们做不了很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一些小事。做好了无数平凡的事,就是成就了教育的不平凡。“导师制”小组量化考核的管理制度仍然处于起步探究阶段,未来的探索任重道远。
最后,